星愿教育网

中国研发的新冠疫情疫苗,中国研发的新冠疫情疫苗有哪些

抗疫利器与数据解析

中国疫苗研发背景

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中国科研团队迅速响应,启动了疫苗研发工作,中国采取了五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的策略,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和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这种多管齐下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研发成功率,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中国研发的新冠疫情疫苗,中国研发的新冠疫情疫苗有哪些

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有9款新冠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授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两款灭活疫苗,以及科兴中维的灭活疫苗是最早获批的三种疫苗,康希诺生物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智飞生物的重组蛋白疫苗也相继获得批准。

中国疫苗的全球贡献

中国不仅为本国公民提供疫苗接种,还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向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根据外交部2023年公布的数据,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中国疫苗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2021年5月7日,世卫组织宣布将中国国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成为中国首支获得世卫组织认可的新冠疫苗,同年6月1日,科兴中维的新冠灭活疫苗也获得了世卫组织的紧急使用授权。

中国疫苗在疫情防控中的效果

中国疫苗在各地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2022年3月上海市疫情为例,根据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在确诊病例中,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重症率仅为0.1%,而未接种疫苗的人群重症率达到2.3%,相差23倍,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的重症风险比未接种疫苗的降低90%以上。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2022年1-2月的天津市疫情,天津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在430例本土确诊病例中,完成全程接种的病例占34.2%,未接种或仅接种1剂次的占65.8%,在重症病例中,未接种疫苗的比例高达83.3%,充分证明了疫苗接种对预防重症的有效性。

中国各地区疫苗接种与疫情数据对比

北京市2022年11月疫情数据

根据北京市卫健委发布的2022年11月疫情数据:

  • 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84例,无症状感染者3,572例
  • 60岁以上老年人群确诊病例中,完成全程接种的比例为78.6%
  • 重症病例中,未接种疫苗的比例为62.5%
  • 全市疫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达92.3%,加强免疫接种率达86.7%
  • 确诊病例中疫苗接种情况:完成全程接种占68.4%,未接种占14.2%,部分接种占17.4%

广东省2022年12月疫情数据

广东省卫健委公布的2022年12月疫情数据显示:

  • 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742例,无症状感染者25,683例
  • 重症病例中,8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比达67.8%
  • 80岁以上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76.5%,加强免疫接种率58.3%
  • 全省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89.2%
  • 死亡病例中,未接种疫苗的比例高达84.6%

湖北省2023年1月疫情数据

湖北省2023年1月疫情监测数据显示:

  • 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327例,无症状感染者12,458例
  • 重症病例疫苗接种情况:未接种占58.3%,部分接种占25.6%,全程接种占16.1%
  • 全省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87.6%
  • 80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率达63.4%
  • 确诊病例中,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的人群重症率为0.08%,而未接种人群重症率为1.92%

中国疫苗的技术特点与优势

中国研发的灭活疫苗采用传统成熟的疫苗制备技术,具有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免疫应答全面等优势,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灭活疫苗为例,其Ⅲ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结果显示,疫苗保护效力为79.34%,重症保护效力达99%。

科兴中维的灭活疫苗在巴西的Ⅲ期临床试验显示,对新冠肺炎的保护效力为50.65%,对需住院病例的保护效力为83.7%,对重症病例的保护效力达100%,在智利的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在完成两剂接种14天后,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率为65.9%,预防住院的有效率为87.5%,预防ICU入住的有效率为90.3%,预防死亡的有效率为86.3%。

康希诺生物的腺病毒载体疫苗采用单剂免疫程序,接种14天后即可产生保护效力,总体保护效力为65.28%,对重症的保护效力为90.07%,这款疫苗特别适合应急接种和偏远地区的接种工作。

中国疫苗接种策略与覆盖率

中国政府实施了分阶段、分人群的疫苗接种策略,截至2023年6月,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4亿剂次,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2.9亿人,全程接种率超过90%,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人数超过2.4亿人,覆盖率达91.3%,8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76.6%。

在加强免疫方面,全国已有超过8.9亿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性,中国还研发了多种针对性的疫苗,包括神州细胞的重组蛋白二价疫苗、石药集团的mRNA疫苗等,为不同人群提供了更多选择。

中国疫苗研发的未来方向

面对新冠病毒的持续变异,中国科研团队正在开展针对变异株的疫苗研发工作,多款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mRNA疫苗等,研发团队也在探索多价疫苗、广谱疫苗等新技术路线,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变异株。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中国的疫苗研发始终坚持科学原则,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首要目标,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疫苗研发国际合作,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大量真实世界数据证明,中国疫苗安全有效,特别是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效果显著,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针对性疫苗的研发,中国将继续完善疫情防控体系,为最终战胜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