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愿教育网

全国新冠疫情表彰大会ppt,全国新冠疫情表彰大会视频

全国新冠疫情表彰大会PPT数据报告

全国新冠疫情总体情况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全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9,876,543例,其中重症病例123,45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753,098例,累计死亡病例30,120例,全国疫苗接种总剂次突破5亿剂,全程接种率超过7%

全国新冠疫情表彰大会ppt,全国新冠疫情表彰大会视频

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全国共经历了5波较为明显的疫情高峰,分别在2020年2月、2021年1月、2021年8月、2022年3月和2022年12月,2022年12月的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峰值达到69,000例,创下疫情以来的最高纪录。

重点地区疫情数据分析

湖北省疫情数据(2020年1-4月)

作为疫情最初暴发的地区,湖北省在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的封控期间,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7,803例,占当时全国总数的81%,其中武汉市确诊病例50,340例,占全省的74.2%,湖北省累计治愈出院63,626例,治愈率93.8%;累计死亡病例3,213例,病死率4.7%。

具体到武汉市,疫情高峰期(2020年2月)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到3,890例(2月12日),全市共设置定点医院48家,方舱医院16家,提供床位40,000余张,累计投入医护人员42,000余名,其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鄂医疗队员38,000余名

上海市疫情数据(2022年3-6月)

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63,183例,无症状感染者591,342例,疫情高峰期4月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最高达到27,719例(4月13日),全市共启用定点医院32家,床位5万张;方舱医院48个,床位27万张

在此期间,上海市完成核酸检测超过3亿人次,单日最大检测量达到850万管,全市动员采样人员3万人,检测人员1万人,志愿者50余万人参与疫情防控。

北京市疫情数据(2022年11-12月)

2022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876例,无症状感染者187,654例,12月疫情高峰期间,单日新增感染者最高达到7,864例(12月15日),全市共设置发热门诊303家,日最大接诊量1万人次;定点医院23家,重症床位2,300张

北京市在此期间完成疫苗接种2,800万剂次,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3%,加强免疫接种率7%,全市核酸检测累计8亿人次,单日最大检测量2,300万人次

全国医疗资源投入情况

医疗队伍支援数据

全国共组织346支医疗队,42,600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 国家医疗队25支3,800名医务人员
  • 军队医疗队3支4,000名军队医务人员
  • 各省市医疗队318支34,800名医务人员

在后续各地疫情中,全国累计跨省调配医务人员15万人次,支援核酸检测力量8万人次,支援流调人员2万人次

医疗设施建设数据

全国共建设定点医院2,000余家,设置床位50余万张;建设方舱医院100余个,提供床位30余万张

  • 武汉市火神山医院: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床位1,000张,10天建成
  • 武汉市雷神山医院: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床位1,600张,12天建成
  • 全国最大方舱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床位2,000张

医疗物资生产供应

2020年1-4月,全国口罩日产量从800万只迅速提升至2亿只,增长25倍;医用防护服日产量从8万件增至50万件,增长5倍,呼吸机、ECMO等关键医疗设备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满足了疫情防控需求。

疫情防控经济成本

财政投入

2020-2022年,全国各级财政疫情防控直接投入超过4,000亿元

  • 患者救治费用补助1,200亿元
  • 疫苗及接种费用1,500亿元
  • 防疫物资储备800亿元
  • 核酸检测费用500亿元

GDP影响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8%,为1992年有季度统计以来首次负增长,全年GDP增长3%,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GDP增长4%,2022年增长0%

就业影响

2020年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达到2%的峰值,比2019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8%,2021年和2022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保持在1%5%左右。

科技抗疫成果

疫苗研发

中国已有9款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包括:

  • 3款灭活疫苗(国药北京、国药武汉、科兴)
  • 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康希诺)
  • 5款重组蛋白疫苗(智飞、丽珠等)

全国累计接种5亿剂次,疫苗全程接种率7%,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6%,完成加强免疫接种4%

药物研发

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10个治疗药物上市,包括:

  • 中和抗体药物: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
  • 小分子药物:阿兹夫定、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等

中药"三药三方"在临床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连花清瘟胶囊累计向国内外供应50亿粒

检测技术

全国核酸检测能力从疫情初期的每日1万份提升至5,700万份,增长5,700倍,开发出15分钟出结果的抗原检测试剂,累计生产100亿人份

社会动员与志愿服务

全国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超过2,200万人,志愿服务组织50余万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间30亿小时,社区工作者日均工作时长超过16小时,全国社区工作者中有400余人因公殉职。

在武汉封城期间,全市2万名社区工作者排查了1,217个社区、7,142个小区,覆盖1,400万居民,全国快递小哥疫情期间配送物资300亿件,日均8,000万件

国际援助与合作

中国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包括:

  • 口罩3,000亿只
  • 防护服37亿件
  • 检测试剂18亿人份
  • 呼吸机30万台

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疫苗,其中无偿捐赠8亿剂,举办100多场专家视频会议,与各国分享防控和诊疗方案。

抗疫精神与表彰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表彰:

  • 先进个人1,499名
  • 先进集体500个
  • 优秀共产党员200名
  • 先进基层党组织150个

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1,500多个集体和3,000多名个人获得记功奖励。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