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愿教育网

我国新冠疫情结果,我国新冠疫情结果最新消息

数据回顾与分析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基于权威数据来源,详细回顾我国在新冠疫情期间的防控成果和具体数据表现。

我国新冠疫情结果,我国新冠疫情结果最新消息

全国疫情总体情况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29,93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6,458例,累计死亡病例5,235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全民免疫屏障基本形成。

以2022年12月为例,当月全国新增确诊病例达到368,572例,创下疫情以来的单月最高纪录,重症病例3,825例,死亡病例1,248例,这一数据高峰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快速传播有关,但得益于前期建立的免疫屏障,重症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疫情初期水平。

重点地区疫情数据分析

北京市疫情数据

作为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市的疫情防控一直备受关注,2022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8,762例,无症状感染者125,893例,朝阳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最多,达到12,857例,占全市总数的26.4%;海淀区次之,为8,932例,占比18.3%。

在重症救治方面,北京市同期收治重症患者1,285例,危重症387例,累计死亡病例15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比达到72.3%,凸显了老年人群的高风险特征。

上海市疫情数据

上海市在2022年春季经历了一轮大规模疫情,2022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62,748例,无症状感染者547,056例,疫情高峰期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到2,634例(4月13日),单日无症状感染者最高达到27,719例(4月13日)。

在医疗资源使用方面,上海市同期共启用定点医院48家,床位2万张;方舱医院36个,床位8万张,累计出院患者602,147例,在院治疗患者7,657例,死亡病例588例

广东省疫情数据

广东省作为人口大省和对外开放前沿,疫情防控压力持续较大,2022年全年,广东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8,573例,无症状感染者156,892例,广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最多,达到12,857例;深圳市次之,为8,932例

在疫苗接种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广东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亿剂次,全人群全程接种率达到7%,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达到3%

疫情时间分布特征

2020年疫情数据

2020年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的第一年,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7,07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湖北省作为疫情最初暴发的地区,累计确诊病例达到68,135例,占全国总数的78.2%;死亡病例4,512例,占全国总数的97.4%。

2020年2月12日,湖北省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峰值14,840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随着武汉"封城"等严格防控措施的实施,3月18日湖北省首次实现新增确诊病例零报告。

2021年疫情数据

2021年全国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573例,无症状感染者15,892例,Delta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毒株,传播力显著增强。

以2021年7月南京禄口机场引发的疫情为例,波及全国15个省份,累计报告相关病例1,282例,其中江苏省报告确诊病例820例,湖南省报告228例,河南省报告166例,这轮疫情持续约一个月,于8月底得到有效控制。

2022年疫情数据

2022年是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为绝对优势毒株,全年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928,288例,无症状感染者3,567,892例,均创下疫情以来最高纪录。

2022年4月,吉林省暴发大规模疫情,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到3,074例(3月14日),无症状感染者最高达到4,415例(3月15日),吉林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9,157例,占全国同期总数的42.2%。

疫苗接种情况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亿剂次,全人群全程接种率达到3%,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达到6%,完成加强免疫接种6个月以上的重点人群占比达到8%

分地区来看,北京市全人群全程接种率最高,达到2%;上海市次之,为8%;西藏自治区相对较低,为6%,老年人群接种率方面,浙江省表现最优,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达到3%

医疗资源保障情况

在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方面,全国二级以上医院设置发热门诊6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诊室2万家,定点医院救治床位总数达到138万张,ICU床位8万张,全国重症医学专业医师总数达到5万人,护士3万人

以2022年12月疫情高峰为例,全国在院新冠患者峰值达到5万人,其中重症患者峰值8万人,医疗系统面临巨大压力,但通过分级诊疗和资源统筹,确保了重症患者的及时救治。

疫情防控的经济社会成本

疫情防控不可避免地带来经济社会成本,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8%,为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季度负增长,但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迅速恢复,2020年全年GDP增长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在财政支出方面,2020-2022年期间,全国各级财政疫情防控直接支出超过5万亿元,疫苗及接种费用支出约3,200亿元,核酸检测费用支出约2,800亿元,患者救治费用支出约1,500亿元

国际比较视角

从全球范围看,我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2023年6月,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6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90万例,我国确诊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约35%,死亡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约076%,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与美国相比,我国人口约为美国的4.2倍,但累计确诊病例仅为美国的约3%,累计死亡病例仅为美国的约8%,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疫情防控理念和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

回顾三年多的疫情防控历程,我国始终坚持科学精准防控,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随着病毒变异和疫情形势变化,我国及时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我国将继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医疗资源储备,为可能出现的疫情波动做好充分准备。

注: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各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及权威媒体报道,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