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愿教育网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海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海报图片

数据见证全民战疫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全球各国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政府和人民团结一心,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通过具体数据,展示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努力与成果。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海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海报图片

疫情初期数据回顾

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宣布"封城",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千万人口级别的大城市采取最严厉的防疫措施,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月24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287例,其中重症237例,死亡41例,累计报告疑似病例1965例。

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2020年1月24日0-24时,湖北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80例,新增死亡15例,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549例,其中武汉市495例;已治愈出院31例,死亡24例,目前仍在院治疗494例,其中重症106例、危重症23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

全国疫情数据峰值期

2020年2月12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达到峰值15152例,其中湖北省新增确诊病例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截至2020年2月12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9804例,累计死亡病例136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911例,现有疑似病例13435例。

在医疗资源最为紧张的时期,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其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等专业人员超过1.9万人,全国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实现了"一省包一市"的精准支援。

武汉保卫战关键数据

武汉市作为疫情最初暴发的中心,承受了最大的压力,根据武汉市卫健委数据,2020年2月13日,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391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309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2994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2364例),全市累计死亡1036例,累计治愈出院1915例。

在医疗资源方面,武汉市迅速建设了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分别于2020年2月2日和2月8日正式交付使用,共提供2600张床位,武汉市还改建了16家方舱医院,提供床位1.3万余张,累计收治轻症患者1.2万余人。

全国复工复产阶段数据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2020年3月开始,全国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截至2020年3月17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3例,其中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例(广东5例,北京3例,上海3例,四川1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92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9725例。

在复工复产方面,截至2020年3月17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已达98.6%,人员平均复岗率已达89.9%,中小企业复工率已达76%,其中制造业中小企业复工率超过80%,全国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超过90%,重点外资企业复工率超过70%。

2021年局部疫情反弹数据

2021年7月,南京市禄口机场暴发疫情,并迅速波及多个省份,截至2021年8月2日24时,南京疫情已波及15个省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300例,江苏省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20例,扬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94例。

在防控措施方面,南京市对全市930万常住人口和来宁人员开展了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近3000万人次,扬州市主城区开展了五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累计检测近1000万人次,全国共调集40余支核酸检测队、近4000名医务人员支援江苏疫情防控工作。

2022年上海疫情数据

2022年3月,上海市暴发大规模疫情,截至2022年4月13日24时,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1042例,无症状感染者超过30万例,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合计超过2万例。

在医疗救治方面,上海市共设置定点医院8家,床位数8000余张;方舱医院床位超过30万张,全国15个省份派出3.8万名医务人员和238万管/日的核酸检测能力支援上海,截至2022年5月31日,上海市累计治愈出院病例超过60万例。

疫苗接种数据

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截至2022年12月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47亿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3.05亿人,已完成全程接种12.74亿人,覆盖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92.56%,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39亿人,完成全程接种2.28亿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90.44%和86.01%。

在加强免疫方面,全国累计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09亿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4722.7万人,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742.6万,完成全程接种2356.3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80岁以上人口的76.6%和65.8%。

疫情防控经济成本数据

疫情防控不可避免地带来经济成本,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为1992年有季度GDP统计以来首次负增长,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2020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第三季度增长4.9%,第四季度增长6.5%,全年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在财政支出方面,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8%,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15.2%,中央财政下达疫情防控补助资金超过1400亿元,用于患者救治、医务人员补助、防疫物资采购等方面。

国际比较数据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疫情防控成效显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2022年12月9日,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6.4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62万例,而中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约36万例,死亡病例5235例,发病率、死亡率均处于全球最低水平。

在人均医疗资源方面,中国每10万人口拥有ICU床位数约为4.5张,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美国34.7张,德国29.2张),但通过科学防控和精准施策,中国有效避免了医疗资源挤兑,保障了所有患者的救治需求。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全民战争,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无数人的付出与牺牲,从最初的武汉保卫战,到后来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动态清零"总方针,中国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些详实的数据不仅记录了中国抗疫的艰辛历程,也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们将继续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