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愿教育网

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疫情初期的严峻挑战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湖北省武汉市突然爆发,迅速蔓延至全省乃至全国,作为疫情最早暴发的地区,湖北省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根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官方数据,截至2020年2月12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8206例,其中武汉市32994例(占全省68.4%),孝感市2874例,黄冈市2662例,荆州市1447例,鄂州市1192例,随州市1160例,襄阳市1101例,黄石市911例,宜昌市877例,荆门市901例,咸宁市766例,十堰市597例,仙桃市500例,天门市416例,恩施州229例,潜江市104例,神农架林区10例。

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份,湖北省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一度达到14840例(2020年2月12日),其中武汉市13436例,这一数据包含了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反映了当时诊断标准的调整,截至2020年2月13日24时,湖北省累计死亡病例1310例,病死率约2.72%,其中武汉市1036例(病死率3.14%),天门市10例(病死率2.40%),鄂州市20例(病死率1.68%),潜江市2例(病死率1.92%),荆州市21例(病死率1.45%),孝感市49例(病死率1.70%),黄冈市58例(病死率2.18%),随州市12例(病死率1.03%),仙桃市11例(病死率2.20%),荆门市24例(病死率2.66%),襄阳市12例(病死率1.09%),黄石市9例(病死率0.99%),宜昌市11例(病死率1.25%),咸宁市8例(病死率1.04%),十堰市1例(病死率0.17%),恩施州3例(病死率1.31%)。

医疗资源紧张与全国支援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的医疗资源一度极度紧张,截至2020年2月初,武汉市定点医院床位仅约5000张,而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数量远超此数,为此,武汉市迅速建设了火神山医院(1000张床位)和雷神山医院(1600张床位),并改造了16家方舱医院,提供床位13000余张。

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伍也紧急驰援湖北,截至2020年2月17日,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派出3.2万余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其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等专业医护人员超过1.1万人,这些医疗队接管了武汉市15家定点医院和3家方舱医院,极大缓解了当地医疗压力。

在医疗物资方面,湖北省每日消耗医用防护服约5.5万套、N95口罩约9.5万个、医用外科口罩约25万个、护目镜约1.5万个,截至2020年2月15日,中央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资金252.9亿元,其中湖北省获得补助资金62亿元。

疫情防控的关键措施

湖北省实施了史上最严格的管控措施,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市关闭离汉通道,随后湖北省其他城市也相继"封城",全省约6000万居民居家隔离,所有非必要的公共场所关闭,公共交通停运。

在社区防控方面,湖北省建立了"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机制,开展拉网式排查,截至2020年2月16日,武汉市完成1059万人的排查工作,发现疑似患者20629人,全省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158743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的有77195人。

核酸检测能力从最初的每日200份提升到2020年2月中旬的每日4000份以上,截至2020年2月15日,湖北省累计检测样本约12.5万份,其中武汉市约9万份。

疫情拐点与逐步控制

经过艰苦努力,湖北省疫情在2020年2月中旬出现拐点,2月19日,全省新增确诊病例降至349例,首次降至三位数;3月11日,新增确诊病例降至个位数(8例);3月18日,首次实现新增确诊病例零报告。

截至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时,湖北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7803例,占全国总数的81%;累计治愈出院64187例,治愈率94.7%;累计死亡3212例,病死率4.7%,武汉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333例,占全省74.2%;累计死亡3869例,占全省的93.5%。

在医疗救治方面,湖北省共设置定点医院238家,累计治愈出院患者64187例,使用ECMO治疗的危重症患者达123例,使用人工肝治疗的重症患者达243例,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91.7%,其中武汉市达到89.9%。

复工复产与常态化防控

2020年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截至4月26日,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8.4%,复岗率94.7%;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复工率97.8%,复岗率92.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93.8%,复岗率89.4%。

在常态化防控阶段,湖北省建立了灵敏的监测预警系统,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省累计开展核酸检测超过5000万人次,日均检测能力达到60万份,设置发热门诊386个,累计接诊发热患者约300万人次。

2020年5月2日,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5月6日,由二级调整为三级;6月13日,由三级调整为四级,这标志着湖北省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疫苗接种与群体免疫

2020年12月15日,湖北省启动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1.2亿剂次,18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到90.5%,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达到85.7%,3-11岁儿童接种率达到92.3%。

在2021年8月的德尔塔变异株疫情中,湖北省仅报告本土确诊病例98例,且未发生大规模扩散,充分证明了疫苗接种和常态化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经济恢复与民生保障

尽管受到疫情严重冲击,湖北省经济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强劲复苏,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恢复至2019年的95.6%,2021年同比增长12.9%,总量超过5万亿元,重回全国第七位。

在民生保障方面,2020年湖北省财政用于疫情防控的资金超过400亿元,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约1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约3000万人次,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

总结与启示

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历程,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效率,从最高峰时单日新增14840例到最终实现零新增,从医疗资源挤兑到有序救治,从经济停摆到全面复苏,湖北人民用坚韧和勇气书写了抗疫史诗。

截至2022年底,湖北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6830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4794例,累计死亡病例4512例,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普通市民的付出与牺牲,湖北抗疫的胜利,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