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冠疫情防控预案
疫情防控总体要求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省市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我市制定了《市新冠疫情防控预案》,旨在科学、规范、有效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案明确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32例,其中本土病例4,987例,境外输入病例845例;累计治愈出院5,721例,死亡11例,现有确诊病例100例,2022年12月单月新增确诊病例1,245例,占全年新增病例的21.3%,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疫情监测与预警机制
我市建立了覆盖全市的三级疫情监测网络,包括:
- 医疗机构监测:全市设立发热门诊68个,2022年累计接诊发热患者236,542人次,其中新冠肺炎相关筛查检测阳性率为3.2%。
- 社区监测:2022年全市社区排查重点人员387,652人次,发现疑似病例1,245例。
- 重点场所监测:对机场、车站、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实施常态化监测,2022年累计环境采样检测156,842份,阳性率0.08%。
预警分级标准:
- 蓝色预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5例以下
- 黄色预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5-20例
- 橙色预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20-50例
- 红色预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50例以上
2022年我市共启动黄色预警12次,橙色预警3次,红色预警1次,其中2022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期间,连续31天处于黄色及以上预警状态,最高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78例(12月8日)。
病例发现与报告流程
我市建立了完善的病例发现与报告机制,2022年数据如下:
- 医疗机构报告:占确诊病例总数的67.3%(3,925例)
- 社区排查发现:占确诊病例总数的18.5%(1,079例)
- 密接筛查发现:占确诊病例总数的12.1%(705例)
- 其他途径发现:占确诊病例总数的2.1%(123例)
病例报告时限:
-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后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 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
- 实验室检测结果6小时内反馈
2022年我市平均病例报告时间为4.2小时,较2021年缩短1.3小时;流行病学调查平均完成时间为18.6小时,较2021年缩短5.4小时。
医疗救治资源配置
我市建立了分级分类的医疗救治体系,具体配置如下:
定点医院
- 市级定点医院3家,总床位1,200张
- 区级定点医院12家,总床位2,400张
- 2022年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5,832例,床位使用率最高达92.3%(2022年12月)
方舱医院
- 建成方舱医院5个,总床位5,000张
- 2022年累计收治轻型、普通型患者3,245例
- 平均住院日7.2天
ICU资源
- 全市ICU床位总数1,856张
- 可转换ICU床位1,200张
- 2022年累计收治重症患者432例,ICU使用率最高达85.6%(2022年12月)
医疗物资储备
- 医用防护口罩:库存1,200万只
- 防护服:库存80万套
- 核酸检测试剂:日检测能力50万管
- 抗病毒药物:储备量可满足3个月需求
核酸检测与疫苗接种
核酸检测
2022年我市核酸检测数据:
- 累计检测量:8,562万人次
- 单日最高检测量:156万人次(2022年12月10日)
- 阳性检出率:0.068%
- 检测机构:共78家,其中公立机构56家,民营机构22家
重点人群检测频次: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每周2次,累计检测286万人次
- 冷链从业人员:每周1次,累计检测124万人次
- 口岸工作人员:每日1次,累计检测85万人次
- 教育机构工作人员:每周1次,累计检测367万人次
疫苗接种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市疫苗接种数据:
- 累计接种剂次:2,856万剂
- 第一剂接种率:92.3%(常住人口)
- 全程接种率:89.7%
- 加强免疫接种率:76.5%
- 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85.2%
- 3-11岁人群接种率:78.6%
疫苗种类分布:
- 灭活疫苗:占总接种剂次的78.5%
- 重组蛋白疫苗:占总接种剂次的15.2%
- 腺病毒载体疫苗:占总接种剂次的6.3%
社区防控措施
我市实施"五包一"社区防控机制(社区干部、网格员、基层医务人员、民警、志愿者),2022年数据如下:
社区管控:
- 累计实施封闭管理小区246个
- 涉及居民38.6万人
- 平均管控时长14.3天
- 累计配送生活物资5,862吨
居家隔离:
- 累计实施居家隔离观察58,642人
- 平均隔离时长10.5天
- 累计上门核酸检测服务286,542人次
环境消杀:
- 累计消杀面积5,862万平方米
- 使用消毒剂1,245吨
- 重点场所消杀频次每日2-3次
社区宣传:
- 发放宣传资料386万份
- 开展线上健康讲座1,245场次
- 覆盖人群达856万人次
重点场所防控
学校防控
2022年我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数据:
- 涉及疫情学校:86所
- 累计停课班级:1,245个
- 线上教学时长:平均每校28.5天
- 师生核酸检测:累计检测1,856万人次
- 校园环境消杀:累计消杀面积5,862万平方米
企业防控
2022年我市企业疫情防控数据:
- 涉及疫情企业:156家
- 累计停工企业:86家
- 复工率:98.5%
- 企业员工核酸检测:累计检测2,856万人次
- 工作场所消杀:累计消杀面积8,562万平方米
交通场站防控
2022年我市交通场站疫情防控数据:
- 累计查验旅客:8,562万人次
- 发现异常人员:12,542人
- 环境采样检测:156,842份
- 阳性检出率:0.05%
- 场站消杀频次:每日3-4次
应急物资保障
我市建立了三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2022年数据如下:
医疗物资储备
- 医用防护口罩:储备量1,200万只,周转周期15天
- 防护服:储备量80万套,周转周期20天
- 核酸检测试剂:储备量500万份,可满足10天需求
- 抗病毒药物:储备量3,000人份,可满足3个月需求
生活物资储备
- 大米:储备量5,000吨,可满足30天需求
- 食用油:储备量1,200吨,可满足25天需求
- 蔬菜:日供应能力3,000吨
- 肉类:日供应能力500吨
应急运输保障
- 应急运输车辆:856辆
- 日均运输能力:5,000吨
- 2022年累计运输应急物资:156,000吨
- 建立绿色通道:38条
总结与展望
2022年,我市通过实施《市新冠疫情防控预案》,有效控制了多轮疫情传播,保障了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基本生活,全年疫情防控主要数据总结如下:
- 累计确诊病例:5,832例
- 核酸检测量:8,562万人次
- 疫苗接种量:2,856万剂次
- 医疗救治:治愈率98.1%
- 社区管控:覆盖38.6万居民
- 物资保障:满足30天需求
我市将继续完善疫情防控体系,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 提升早期监测预警能力
- 优化分级诊疗机制
- 加强重点人群保护
-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
- 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通过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我市将不断提高疫情防控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