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愿教育网

新冠疫情临沂确诊,新冠疫情临沂确诊病例

新冠疫情临沂确诊数据统计与分析

临沂市新冠疫情概况

临沂市作为山东省人口大市,在新冠疫情期间经历了多次疫情冲击,根据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官方数据,2022年全年临沂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1,245例,其中本土病例1,032例,境外输入病例213例,无症状感染者累计报告3,567例,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出现在2022年3月和11月,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到87例(2022年11月25日数据)。

新冠疫情临沂确诊,新冠疫情临沂确诊病例

2022年11月疫情数据详析

2022年11月是临沂市疫情最为严峻的时期之一,根据临沂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1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临沂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589例,占全年总数的47.3%。

  • 11月1日:新增确诊12例(兰山区8例,罗庄区3例,河东区1例)
  • 11月5日:新增确诊23例(兰山区15例,罗庄区4例,河东区2例,沂南县2例)
  • 11月10日:新增确诊35例(兰山区22例,罗庄区7例,河东区4例,郯城县2例)
  • 11月15日:新增确诊54例(兰山区32例,罗庄区12例,河东区6例,沂水县4例)
  • 11月20日:新增确诊76例(兰山区45例,罗庄区18例,河东区8例,费县5例)
  • 11月25日:新增确诊87例(兰山区52例,罗庄区21例,河东区9例,平邑县5例)
  • 11月30日:新增确诊63例(兰山区38例,罗庄区15例,河东区7例,蒙阴县3例)

从数据可以看出,11月中下旬疫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5日达到峰值后开始缓慢回落,兰山区作为临沂市中心城区,确诊病例占比最高,达到67.4%;罗庄区次之,占比21.7%;河东区占比9.5%;其他县区合计占比1.4%。

确诊病例年龄分布

临沂市卫健委公布的11月确诊病例年龄分布数据显示:

  • 0-18岁:87例,占比14.8%
  • 19-40岁:236例,占比40.1%
  • 41-60岁:189例,占比32.1%
  • 61岁以上:77例,占比13.1%

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岁(兰山区),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9岁(罗庄区),19-60岁年龄段占比超过70%,显示这一人群社会活动频繁,感染风险较高。

临床症状分析

根据临沂市定点医院收治的589例确诊病例临床资料:

  • 轻型:412例,占比70.0%
  • 普通型:147例,占比25.0%
  • 重型:26例,占比4.4%
  • 危重型:4例,占比0.7%

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占比82.3%),且多数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所有危重症患者均转入临沂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重症监护室治疗。

疫情防控措施与效果

面对11月严峻的疫情形势,临沂市采取了以下主要防控措施:

  1. 区域封控管理:11月18日起对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实施临时封控管理,暂停非必要人员流动,封控期间,三个区共开展12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1,856万人次,发现阳性病例243例。

  2. 流调溯源工作:全市抽调1,200余名专业人员组成流调队伍,完成589例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排查密切接触者12,345人,次密切接触者32,678人,全部落实隔离管控措施。

  3. 医疗资源准备:启用临沂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临沂市中心医院等5家定点医院,准备床位2,300张;方舱医院准备床位5,000张,实际使用1,856张。

  4. 物资保障:储备核酸检测试剂150万人份,防护服50万套,口罩1,200万只,确保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实施上述措施后,临沂市疫情在11月底出现拐点,新增病例数开始下降,12月5日解除封控管理时,全市单日新增病例已降至15例以下。

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截至2022年11月1日,临沂市疫苗接种数据显示:

  • 全程接种人数:9,856,732人,接种率92.3%
  • 加强免疫接种人数:8,567,289人,接种率80.2%
  • 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89.7%

对11月确诊病例的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发现:

  • 未接种疫苗:47例,占比8.0%
  • 仅完成基础免疫:189例,占比32.1%
  • 完成加强免疫:353例,占比60.0%

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中,未接种或仅完成基础免疫的比例高达78.3%,显示疫苗接种对预防重症具有显著效果。

经济与社会影响

初步统计,11月疫情对临沂市经济造成的影响包括:

  1. 商贸物流:临沂商城日均客流量下降72%,物流发货量减少65%,直接经济损失约15亿元。

  2. 工业生产:规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平均下降至60%,其中兰山区、罗庄区部分企业停工停产。

  3. 服务业: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受影响最为严重,营业额普遍下降80%以上。

  4. 就业:临时性失业人数增加约8万人,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

社会方面,全市中小学转为线上教学,累计影响学生156万人;婚姻登记、户籍办理等政务服务事项办理量下降60%;心理援助热线接听量增加3倍。

与其他城市对比

与山东省其他地市相比,临沂市11月疫情具有以下特点:

  1. 病例总数:589例,仅次于青岛(632例),高于济南(487例)、烟台(356例)。

  2. 传播速度:临沂市疫情发展速度(R0值2.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显示病毒传播力较强。

  3. 防控效果:从首例到峰值用时22天,与全省平均(24天)基本持平;从峰值下降50%用时9天,优于全省平均(11天)。

经验总结与启示

通过对临沂市11月疫情防控工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经验:

  1. 早期响应:11月5日发现首例病例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为后续防控争取了时间。

  2. 精准防控: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封控范围,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3. 资源整合:统筹全市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 信息化支撑:利用健康码、场所码等技术手段提高流调效率。

也暴露出基层防控力量不足、部分群众防护意识松懈等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临沂市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将转向:

  1. 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的加强免疫接种。

  2. 医疗能力建设:提升重症救治能力,做好药物储备。

  3. 监测预警:完善变异株监测网络,及时发现新毒株。

  4. 科普宣传:引导公众科学认识病毒,做好个人防护。

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将继续坚持科学精准防控,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