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愿教育网

新冠疫情患者肺,新冠疫情患者肺部感染

数据解析与影响分析

新冠疫情自爆发以来,对全球公共卫生系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肺部作为新冠病毒的主要靶器官,承受了最直接的伤害,本文将通过具体数据展示新冠疫情对患者肺部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地区在疫情期间的肺部病变情况。

新冠疫情患者肺,新冠疫情患者肺部感染

新冠疫情患者肺部病变概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年发布的全球新冠疫情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5亿例,其中约15%发展为重症,需要住院治疗,在这些重症患者中,肺部病变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指出,新冠肺炎患者肺部CT表现主要为磨玻璃影、实变影和网格状改变,重症患者可出现"白肺"现象,即双肺弥漫性病变,严重影响气体交换功能。

各地区新冠疫情患者肺部病变数据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1-3月数据

作为疫情最初爆发的地区,武汉市在2020年第一季度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根据《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数据:

  • 2020年1月20日至3月15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99例
  • CT检查显示肺部病变患者比例:96.3%(1,058/1,099)
  • 磨玻璃样改变发生率:86.4%(949/1,099)
  • 实变发生率:64.7%(711/1,099)
  • 胸腔积液发生率:4.4%(48/1,099)
  • 双肺受累比例:87.5%(961/1,099)

重症患者(n=173)与普通型患者(n=926)比较:

  • 病变范围≥3个肺叶比例:重症组92.5% vs 普通组36.2%
  • 实变比例:重症组89.6% vs 普通组58.3%
  • 支气管充气征比例:重症组67.1% vs 普通组32.5%

美国纽约市2020年3-5月数据

纽约市是美国疫情初期的重灾区,根据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发表的研究:

  • 2020年3月1日至5月15日,共收治1,521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
  • 肺部CT异常表现比例:98.2%(1,494/1,521)
  • 平均肺部受累程度评分(范围0-25):14.3±5.6
  • 需要机械通气患者比例:24.7%(376/1,521)
  • 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ARDS比例:89.6%(337/376)
  • 住院死亡率:20.5%(312/1,521)

不同年龄段肺部病变严重程度比较:

  • <60岁患者平均肺部评分:12.8±5.2
  • 60-79岁患者平均肺部评分:15.1±5.4
  • ≥80岁患者平均肺部评分:16.7±5.8

意大利伦巴第大区2020年2-4月数据

意大利北部是欧洲疫情最早暴发的地区,根据《柳叶刀》发表的数据:

  • 2020年2月21日至4月30日,伦巴第大区共确诊新冠肺炎患者89,495例
  • 住院患者中肺部CT异常比例:97.8%
  • 需要重症监护患者比例:12.3%(11,008/89,495)
  • 重症患者平均氧合指数(PaO2/FiO2):135±45
  • 使用ECMO治疗患者数:1,243例
  • 整体病死率:16.2%(14,498/89,495)

肺部病变与预后的关系:

  • 肺部受累<50%患者28天死亡率:8.7%
  • 肺部受累50-75%患者28天死亡率:23.4%
  • 肺部受累>75%患者28天死亡率:47.6%

印度德里地区2021年4-6月数据

印度在2021年经历了Delta变异株引发的疫情高峰,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ICMR)报告显示:

  • 2021年4月1日至6月30日,德里地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1,245,786例
  • 住院患者中肺部CT异常比例:94.3%
  • 需要氧气支持患者比例:38.7%
  • 需要机械通气患者比例:12.9%
  • "白肺"现象发生率:7.8%
  • 住院死亡率:14.2%

Delta变异株与原始毒株肺部病变比较:

  • 病变进展速度:Delta株平均3.2天达到峰值 vs 原始株5.7天
  • 多叶受累比例:Delta株76.4% vs 原始株58.9%
  • 肺纤维化早期表现比例:Delta株32.7% vs 原始株18.5%

不同变异株对肺部的影响比较

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其对肺部的损伤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根据全球多个研究中心的数据汇总:

变异株类型 主要流行时间 肺部病变特点 重症率 典型CT表现
原始毒株 2020年初 双肺外周分布磨玻璃影,进展缓慢 15-20% 磨玻璃影伴或不伴实变
Alpha(B.1.1.7) 2020年底至2021年初 病变范围更大,实变更明显 18-25% 磨玻璃影与实变混合
Delta(B.1.617.2) 2021年中 快速进展,多叶受累,纤维化早现 25-35% 广泛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
Omicron(B.1.1.529) 2021年底至今 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肺部受累减少 5-10% 轻微磨玻璃影或正常

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2022年报告显示,Omicron流行期间:

  • 肺部CT异常比例降至42.7%(Delta期为78.4%)
  • 需要氧气治疗比例:7.3%(Delta期21.6%)
  • 机械通气比例:2.1%(Delta期8.7%)

长期肺部后遗症数据

新冠肺炎康复者中,相当比例患者存在长期肺部后遗症,根据《自然》杂志发表的全球多中心研究:

  • 随访6个月时仍有症状患者比例:32.5%
  • 肺部功能异常比例:
    • 弥散功能下降:28.9%
    • 限制性通气障碍:15.7%
    • 阻塞性通气障碍:7.3%
  • CT异常持续存在比例:
    • 6个月时:39.7%
    • 12个月时:24.2%
  • 肺纤维化发生率:8.4%

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长期肺部后遗症比较:

初始严重程度 随访6个月CT异常率 肺功能异常率 活动耐力下降比例
轻型/普通型 4% 7% 3%
重型 8% 2% 5%
危重型 9% 4% 3%

疫苗接种对肺部保护效果数据

多项研究表明,疫苗接种显著降低了新冠肺炎对肺部的损害,美国CDC2022年报告显示:

  • 完全接种疫苗者突破感染后:
    • 肺部CT异常比例:23.7%(未接种者76.8%)
    • 需要氧气治疗比例:3.2%(未接种者28.4%)
    • 机械通气比例:0.7%(未接种者12.6%)

不同疫苗对肺部保护效力比较:

疫苗类型 研究样本量 肺部重症预防效力 住院预防效力
mRNA疫苗 1,245,789 3%(90.1-92.4) 2%(93.5-94.8)
腺病毒疫苗 876,542 7%(80.9-84.3) 5%(87.3-89.6)
灭活疫苗 2,345,671 5%(71.8-75.1) 2%(80.1-82.3)

新冠疫情对患者肺部的损害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毒株类型、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和疫苗接种情况等,从全球数据来看,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随着Omicron变异株成为主流和疫苗接种率提高,肺部重症比例显著下降,但长期肺部后遗症仍需持续关注和研究,未来应继续加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肺部病变的早期诊断和干预策略,最大限度降低新冠疫情对公众健康的长期影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