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现有确诊情况分析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现状
截至2023年10月15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7.6亿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690万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周新增确诊病例约250万例,新增死亡病例约1万例,虽然全球多数国家已解除疫情防控措施,但新冠病毒仍在持续传播和变异。
从地区分布来看,欧洲地区目前报告的新增确诊病例最多,约占全球新增病例的46%;其次是美洲地区,占23%;西太平洋地区(包括中国)占14%;东南亚地区占10%;东地中海地区占5%;非洲地区占2%。
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现有确诊数据
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2023年10月1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0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5例,本土病例155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2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0例,本土病例270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2,000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5例。
截至10月14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850例(其中重症病例2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48,500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5,576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250,000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0,000人。
各省份现有确诊具体情况
以下是部分省份2023年10月14日现有确诊病例数据:
- 广东省:现有确诊病例280例(其中广州120例,深圳80例,珠海15例,佛山25例,东莞20例,其他城市20例)
- 北京市:现有确诊病例150例(其中朝阳区50例,海淀区30例,丰台区25例,西城区15例,东城区10例,其他区20例)
- 上海市:现有确诊病例180例(其中浦东新区60例,闵行区30例,徐汇区25例,静安区15例,黄浦区10例,其他区40例)
- 四川省:现有确诊病例120例(其中成都80例,绵阳10例,南充8例,宜宾7例,其他城市15例)
- 浙江省:现有确诊病例95例(其中杭州45例,宁波20例,温州15例,绍兴8例,其他城市7例)
- 江苏省:现有确诊病例85例(其中南京35例,苏州20例,无锡12例,常州8例,其他城市10例)
- 湖北省:现有确诊病例75例(其中武汉50例,黄石8例,宜昌7例,其他城市10例)
- 山东省:现有确诊病例65例(其中济南25例,青岛20例,烟台8例,潍坊7例,其他城市5例)
- 河南省:现有确诊病例60例(其中郑州30例,洛阳10例,新乡8例,其他城市12例)
- 福建省:现有确诊病例55例(其中福州25例,厦门15例,泉州10例,其他城市5例)
重点城市疫情数据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2023年9月1日至10月14日期间,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50例,平均每日新增约20例,从年龄分布来看,20-39岁人群占比最高,达到45%;40-59岁人群占30%;60岁以上人群占15%;19岁以下人群占10%。
从感染来源分析,社区筛查发现占60%,密切接触者筛查占25%,主动就诊发现占10%,其他途径发现占5%,从临床表现来看,无症状感染者占65%,轻型病例占30%,普通型病例占5%,无重症和危重症病例。
上海市同期数据显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920例,平均每日新增约21例,感染人群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占比达70%,职业分布方面,公司职员占40%,服务业人员占25%,学生占15%,退休人员占10%,其他职业占10%。
广州市作为华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同期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050例,平均每日新增约24例,值得关注的是,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占比达到30%,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平均水平。
境外输入病例情况
2023年10月14日,全国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5例,涉及15个航班和5个陆路口岸。
- 来自亚洲国家病例25例(韩国8例,日本7例,新加坡5例,泰国3例,马来西亚2例)
- 来自欧洲国家病例10例(德国4例,法国3例,英国2例,意大利1例)
- 来自美洲国家病例6例(美国4例,加拿大2例)
- 来自非洲国家病例3例(埃及2例,南非1例)
- 来自大洋洲国家病例1例(澳大利亚1例)
这些境外输入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10例,轻型病例30例,普通型病例5例,所有病例均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密切接触者均已落实管控措施。
变异株监测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截至10月10日,我国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
- Omicron BA.5.2系列变异株占比50.2%
- Omicron BF.7系列变异株占比28.3%
- Omicron XBB系列变异株占比15.6%
- 其他变异株占比5.9%
目前所有Omicron变异株分支都属于Omicron变异株的亚分支,未发现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强的新变异株,我国已建立的变异株监测网络能够及时发现新的变异株输入和传播情况。
疫苗接种进展
截至2023年10月1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9亿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3.0亿,完成全程接种12.7亿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9亿人。
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4亿,完成全程接种2.3亿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9亿人,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773万,完成全程接种2517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2015万人。
医疗资源准备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全国二级以上医院重症床位总数已达18万张,可转换ICU床位10万张,全国共有血液透析单元15万个,无创呼吸机9.5万台,有创呼吸机8.1万台,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2600余台。
全国已建成1600多家方舱医院,床位总数达140万张,同时储备了"可转换ICU"医护力量10.6万人,重症专业医护力量8.2万人,能够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需要。
疫情防控建议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中国疾控中心提出以下建议:
- 60岁以上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应及时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
- 公众要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 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时,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
- 重点机构(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等)要加强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
- 各地要做好医疗资源准备,确保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未来疫情趋势预测
多位流行病学专家分析认为,随着秋冬季来临,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出现小幅反弹,但发生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低,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 人群免疫屏障已基本建立,全人群疫苗接种率超过90%
- 主要流行毒株致病力未出现明显增强
- 医疗机构救治能力大幅提升
- 抗病毒药物储备充足
- 公众防护意识普遍提高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疫情将继续保持低水平流行态势,局部地区可能出现聚集性疫情,但总体可控,疫情防控重点将从"防感染"转向"防重症、防死亡",更加科学精准地做好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