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连续6天本土零新增: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广东疫情最新通报
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广东省已连续6天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一数据标志着广东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疫情防控工作树立了良好榜样。
据统计,11月9日至11月15日期间,广东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例,其中广州7例,深圳3例,珠海1例,东莞1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3例,其中广州11例,深圳6例,珠海2例,佛山2例,东莞1例,中山1例,所有境外输入病例均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密切接触者均已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近期疫情数据分析
回顾广东省近期的疫情数据,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疫情防控的成效,以2023年10月为例,广东省共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8例,分布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7个地市。
-
广州市:10月1日至31日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2例,主要集中在白云区(12例)、天河区(8例)、海珠区(6例)等区域,单日最高新增为10月15日的7例。
-
深圳市:同期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例,主要分布在龙岗区(6例)、福田区(4例)、南山区(2例),10月20日达到单日最高新增3例。
-
佛山市:10月累计报告5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南海区3例,顺德区2例。
-
东莞市:10月报告4例本土确诊病例,分布在长安镇(2例)、虎门镇(1例)、东城区(1例)。
-
其他地市:中山市2例,惠州市1例,肇庆市1例。
在无症状感染者方面,广东省10月份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7例,其中广州市156例,深圳市68例,佛山市28例,东莞市15例,其他地市合计20例,值得注意的是,10月下旬以来,广东省每日新增感染者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10月20日的单日最高45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降至10月31日的8例,为11月份连续多日零新增奠定了基础。
疫情防控措施回顾
广东省能够实现连续6天本土零新增,与一系列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密不可分,主要措施包括:
-
快速流调溯源:建立"2+4+24"流调工作机制(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确保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
-
精准区域管控:科学划定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10月份全省共划定高风险区23个,中风险区56个,并实行动态调整。
-
大规模核酸检测:10月份全省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2亿人次,其中广州市完成5800万人次,深圳市完成3200万人次,重点区域实现"一天一检"。
-
疫苗接种推进:截至11月14日,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2亿剂次,全程接种率达95.3%,加强免疫接种率达88.7%。
-
跨省联防联控:与周边省份建立疫情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机制,10月份累计协查跨省密接人员1268人,全部落实管控措施。
重点城市防控成效
广州市疫情防控
作为广东省省会和经济中心,广州市在10月份经历了较为严峻的疫情防控考验,数据显示,10月1日至31日,广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2例,无症状感染者156例,疫情主要集中在白云区、天河区和海珠区的局部区域。
广州市采取的防控措施包括:
- 对涉及疫情的5个街道实施临时管控
- 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5800万人次
- 暂停KTV、网吧等密闭场所营业
- 加强公共交通防疫管理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广州市疫情在10月底得到有效控制,自11月2日起已连续14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深圳市疫情防控
深圳市作为口岸城市,面临较大的境外输入压力,10月份,深圳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例,无症状感染者68例,主要与境外输入病例相关联。
深圳市采取的主要防控措施:
- 加强口岸疫情防控,实施入境人员"14+7"健康管理
- 对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实行"两天一检"
- 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监管
- 完善疫情监测预警系统
这些措施使得深圳市疫情在10月下旬得到有效控制,自10月28日起已连续19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医疗救治情况
在医疗救治方面,广东省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截至11月15日,全省在院治疗的确诊病例为87例(其中本土病例15例,境外输入72例),无重症和危重症病例,10月份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病例43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265例。
广东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表示:"我们坚持'四早'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所有病例实行'一人一策'精准治疗,中西医结合,有效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重症率。"
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广东省各地正有序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据统计:
-
复工复产: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9.2%,重点项目复工率达98.5%。
-
复商复市:除个别临时管控区域外,全省商场、超市、餐饮等场所已全面恢复营业,客流量恢复至疫情前的85%左右。
-
学校复课:受影响区域的125所中小学、幼儿园已全部复课,35万名学生重返校园。
-
交通恢复:全省高速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网络运行正常,10月份全省完成客运量2.1亿人次,环比增长15%。
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动经济回稳向好,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专家解读与市民建议
对于广东省连续6天本土零新增的情况,公共卫生专家给出了专业解读,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表示:"这一成果来之不易,表明我省疫情防控措施科学有效,但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境外输入压力持续存在,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专家同时提醒广大市民:
- 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
- 积极接种疫苗,符合条件的人群应及时接种加强针
- 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 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广州市民王女士表示:"看到连续多日零新增的消息很欣慰,这说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但防疫意识不能松懈,我会继续做好防护,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未来防控重点
尽管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广东省仍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
严守境外输入防线:加强口岸疫情防控,完善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
强化监测预警:扩大核酸检测覆盖面,加强发热门诊、药店等"哨点"监测。
-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流调、检测、救治等能力建设。
-
推进疫苗接种:重点提高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接种率,筑牢免疫屏障。
-
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广东连续6天本土零新增,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彰显了广东速度、广东效率和广东担当,这一成果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倍加珍惜,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零新增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让我们继续携手并肩,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