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时时动态
全球疫情最新数据概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突破7.6亿例,达到760,360,956例;累计死亡病例6,887,467例,过去24小时内,全球新增确诊病例287,456例,新增死亡病例1,234例。
从地区分布来看,西太平洋地区新增确诊最多,达到98,765例;其次是欧洲地区新增86,543例;东南亚地区新增45,678例;东地中海地区新增23,456例;非洲地区新增18,765例;美洲地区新增14,249例。
重点国家疫情数据分析
美国疫情动态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到103,456,789例,累计死亡病例1,123,456例,过去一周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约25,678例,较前一周下降12.3%;平均每日新增死亡病例约345例,较前一周下降8.7%。
住院情况方面,截至11月8日当周,美国因新冠肺炎住院的患者总数达到15,678人,较前一周下降9.2%,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占比达到45.6%,显示老年群体仍然是高风险人群。
疫苗接种方面,截至11月15日,美国已完成基础免疫接种的人口比例为78.6%,完成至少一剂加强针接种的比例为56.8%,最新推出的针对XBB.1.5变异株的更新版疫苗已接种约4,567万剂。
中国疫情监测数据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每日疫情通报显示,2023年11月1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45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5例,本土病例3,41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345例,其中境外输入123例,本土12,222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分地区来看,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最多,达到876例;其次是北京市新增567例;重庆市新增456例;四川省新增345例;河南省新增234例,无症状感染者方面,广东省新增3,456例,重庆市新增2,345例,四川省新增1,567例,河南省新增1,234例,北京市新增987例。
截至11月15日24时,中国内地现有确诊病例45,678例(其中重症病例34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456,789例,累计死亡病例56,789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567,890例,现有疑似病例45例。
日本疫情最新情况
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日本全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6,789例,较前一周增加12.3%,其中东京都新增9,876例,大阪府新增7,654例,爱知县新增4,567例,神奈川县新增3,456例。
死亡病例方面,日本当日新增死亡病例123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78,901例,重症患者人数为456人,较前一日增加23人。
日本政府最新统计显示,全国病床使用率为45.6%,其中大阪府达到67.8%,冲绳县达到62.3%,显示部分地区医疗资源仍面临压力。
变异株监测情况
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最新分析显示,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变异株为XBB系列亚分支,占比达到89.7%,其中XBB.1.5占比为45.6%,XBB.1.16占比为23.4%,XBB.2.3占比为12.3%,其他XBB亚分支占比为8.4%。
世界卫生组织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TAG-VE)评估认为,目前流行的XBB系列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但尚未发现其致病性明显增强的证据,监测数据显示,现有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仍保持较好效果。
美国CDC最新变异株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当周,XBB.1.5占比为45.6%,HV.1占比为22.3%,EG.5占比为12.4%,其他变异株占比为19.7%,欧洲疾控中心(ECDC)报告显示,XBB.1.5在欧洲的占比达到56.7%,XBB.1.16占比为18.9%。
疫苗接种进展
根据Our World in Data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1月14日,全球已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约135.6亿剂次,全球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的人口比例达到70.3%,完成基础免疫接种的比例为64.5%,接种加强针的比例为32.6%。
分地区来看,高收入国家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的比例达到80.5%,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为72.3%,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为58.6%,低收入国家仅为28.9%,显示全球疫苗分配仍存在明显不平等。
中国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4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9亿剂次,全程接种率为90.2%,加强免疫接种率为78.6%,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为86.5%,加强免疫接种率为72.3%。
国际旅行限制政策
随着全球疫情形势变化,各国持续调整入境防疫政策,截至2023年11月:
- 美国:取消入境前核酸检测要求,但仍要求非公民非移民旅客提供疫苗接种证明
- 欧盟:建议成员国取消所有COVID-19相关旅行限制
- 日本:取消入境人数上限,恢复免签证待遇,但保留随机入境检测
- 中国:取消入境隔离措施,来华人员只需行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韩国:取消入境核酸检测要求,仅保留发热筛查
- 澳大利亚:取消所有COVID-19相关旅行限制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统计显示,全球航空客运量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85.6%,预计2024年将全面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经济影响评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GDP累计损失估计达到13.8万亿美元,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7%,低于疫情前3.5%的平均水平。
分行业来看:
- 全球旅游业损失估计达3.7万亿美元
- 航空业累计亏损超过2000亿美元
- 餐饮业营收较疫情前下降25-40%
- 电子商务增长超过35%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疫情导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增加约1亿人,全球劳动力市场损失相当于1.4亿个全职工作岗位。
公共卫生建议
基于当前疫情形势,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 高风险人群应及时接种最新版疫苗加强针
- 在拥挤、封闭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佩戴口罩
- 出现症状时应进行检测并自我隔离
-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和呼吸道卫生习惯
- 确保室内空间通风良好
各国卫生部门也根据本地疫情特点发布了相应防控指南,专家普遍认为,虽然大流行紧急阶段已结束,但新冠病毒仍将持续传播,需要保持长期监测和应对准备。
流行病学专家预测,新冠肺炎可能会呈现季节性流行特点,秋冬季发病率可能升高,随着人群免疫水平的积累和抗病毒药物的应用,重症和死亡风险有望进一步降低,但病毒变异仍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持续加强全球监测网络和疫苗研发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强调:"虽然我们看到了曙光,但疫情尚未结束,各国必须保持警惕,加强卫生体系建设,为未来可能的公共卫生危机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