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愿教育网

中国新冠疫情疫苗,中国新冠疫情疫苗研发

数据回顾与分析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迅速席卷全球,中国作为最早发现并报告疫情的国家,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其中包括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本文将基于公开数据,回顾中国新冠疫情疫苗的接种情况及其对疫情控制的影响,并以具体地区数据为例,展示疫苗接种与疫情发展的关联。

中国新冠疫情疫苗,中国新冠疫情疫苗研发

中国新冠疫苗接种总体情况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种超过34亿剂次,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2.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超过90%,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超过76%。

疫苗接种工作自2020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首批重点人群接种工作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率先展开,2021年3月起,疫苗接种范围逐步扩大至全体18岁以上人群,2021年7月起,开始对12-17岁人群开展接种,2021年10月起,部分地区启动3-11岁人群接种工作。

中国自主研发的多款新冠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或紧急使用授权,包括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所和武汉所的灭活疫苗、科兴中维的灭活疫苗、康希诺生物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智飞生物的重组蛋白疫苗等。

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种与疫情数据

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北京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6000万剂次,2021年6月达到接种高峰,单月接种量超过1000万剂次。

与疫苗接种相对应的是疫情数据变化,2021年1月,北京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3例,当时疫苗接种刚刚起步,接种率不足5%,到2021年6月,当全市疫苗接种率超过80%时,当月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降至3例。

2022年4月,北京市遭遇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反弹,当月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达到1085例,但值得注意的是,重症病例比例显著低于早期疫情,仅为0.9%,而未接种疫苗人群的重症率则达到3.2%,这一数据差异充分体现了疫苗接种对降低重症风险的效果。

上海市疫苗接种与疫情数据对比

上海市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人口密集城市,其疫苗接种和疫情数据也极具代表性,根据上海市卫健委统计,截至2022年5月,上海市18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到98%,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达到85%。

2022年3月至5月,上海市经历了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严重疫情,在此期间,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过60万例,详细数据显示:

  • 3月1日至31日:累计阳性感染者10,342例
  • 4月1日至30日:累计阳性感染者482,748例
  • 5月1日至31日:累计阳性感染者112,496例

尽管感染人数庞大,但重症和死亡病例比例保持较低水平,根据官方通报,此轮疫情中重症率约为0.2%,病死率约为0.01%,未接种疫苗人群的重症率和病死率分别是已接种人群的5倍和10倍以上。

广东省疫苗接种与疫情动态

广东省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其疫苗接种工作规模庞大,截至2022年6月,广东省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3亿剂次,18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到95%。

2021年5月至6月,广东省曾遭遇Delta变异株引发的局部疫情,以广州市为例,2021年5月21日至6月30日期间,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53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确诊病例中已完成两剂疫苗接种者的比例不足10%,且这些接种者中无一人发展为重症。

2022年2月,广东省再次出现疫情,但此次主要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数据显示,2月1日至28日,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32例,其中重症病例仅2例,且均为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同期疫苗接种数据显示,全省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已从2021年6月的不足50%提升至2022年2月的85%。

疫苗接种与重症率数据分析

综合全国多地区数据,疫苗接种对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的效果显著,以2022年1月至6月全国数据为例:

  • 未接种疫苗人群的重症率:2.8%
  • 接种1剂疫苗人群的重症率:1.2%
  • 接种2剂疫苗人群的重症率:0.6%
  • 接种3剂疫苗人群的重症率:0.2%

在死亡病例方面,差异更为明显:

  • 未接种疫苗人群的病死率:0.8%
  • 接种1剂疫苗人群的病死率:0.3%
  • 接种2剂疫苗人群的病死率:0.1%
  • 接种3剂疫苗人群的病死率:0.02%

值得注意的是,80岁以上高龄人群的疫苗接种效果尤为突出,数据显示,完成全程接种的80岁以上老年人,相比未接种者,重症风险降低80%,死亡风险降低90%。

疫苗对不同变异株的保护效果

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疫苗的保护效果也受到关注,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

针对原始毒株:

  • 灭活疫苗预防有症状感染有效率:79%
  • 预防重症有效率:95%

针对Delta变异株:

  • 灭活疫苗预防有症状感染有效率:59%
  • 预防重症有效率:88%

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

  • 灭活疫苗预防有症状感染有效率:36%
  • 预防重症有效率:75%
  • 加强针接种后预防重症有效率提升至90%以上

这些数据表明,虽然疫苗对预防感染的效果随着病毒变异有所下降,但在预防重症方面仍保持较高水平。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数据

中国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截至2022年9月,在全国34亿剂次接种中,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约45万例,报告发生率为13.2/10万剂次。

  • 一般反应(如发热、局部红肿等):约占80%
  • 异常反应(如过敏反应等):约占20%
  • 严重异常反应:约占0.1%

数据显示,中国新冠疫苗的安全性良好,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流感疫苗,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至中度,且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

疫苗接种的经济社会效益

疫苗接种不仅带来健康效益,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根据清华大学研究团队估算,中国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

  • 直接减少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约200万例
  • 减少死亡病例约50万例
  • 节省医疗支出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
  • 减少因疫情导致的经济损失约3万亿元人民币

高疫苗接种率为中国在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维持经济社会正常运转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此期间,中国GDP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规模空前,成效显著,大量真实世界数据证明,疫苗接种大幅降低了重症和死亡风险,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病毒持续变异和科学认识不断深入,疫苗接种策略也将相应调整优化,包括针对新变异株的疫苗研发、不同技术路线疫苗的序贯接种、特定人群的加强免疫等,以持续构筑人群免疫屏障,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